新生儿出生后,脐部是一个十分敏感而脆弱的部位,宝宝和妈妈相连的脐带会在医护人员的无菌操作下被结扎剪断,这时候脐带被剪断就形成了一个创面,这是细菌侵入新生儿体内的一个重要途径,一旦出现疏忽极易导致病原微生物入侵而引发感染。
一般情况下脐带在24~48小时内自然干瘪,3~4天开始脱落,10~15天自行愈合。此后,脐内血管收缩,脐部皮肤向内牵拉而凹陷,形成脐窝,即通常所说的“肚脐眼”。新生儿由于机体防御功能不全,缺乏对抗病原微生物增植能力。如果消毒不完全,轻者可造成脐炎,重者会导致败血症。因此选择安全有效的新生儿脐部消毒至关重要。在脐带脱落之前和脱落之后,除了要保持局部清洁干燥,检查是否有渗血外,还要采用消毒剂等必要的消毒措施,那么,有哪些消毒剂是我们临床上经常使用的呢?
我们一起来看看常用的都有哪些消毒剂吧
1.75%乙醇(酒精)
对细菌效果明显,但对真菌作用不敏感,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。此外,酒精易挥发,作用时间短,消毒效果一般。
2.碘伏
主要对细菌、真菌、芽孢、霉菌以及部分病毒等都有很强的杀灭作用。相较于乙醇及碘酒,不含酒精,对皮肤的刺激性低。用来消毒新生儿脐部创面,效果可靠,快速而安全。
3.聚维酮碘
对细菌、真菌以及部分病毒等均有很强的杀灭作用,对皮肤刺激性低于75%乙醇。并且可直接进入体腔,并可延长杀菌作用时间至 2~4 h,对皮肤暂存和常存的细菌均有效,安全、无毒、无致畸变、致癌变的作用。
注:①碘伏,有效碘含量为4.5~5.5g/L(也许还有其他含量),取平均值5g/L,那么就是其含有效碘0.005g/ml(1L=1000ml),百分浓度为0.5%,多用于皮肤表面消毒。
②聚维酮碘溶液,有效碘为0.05g/ml,百分浓度为5%。由此可见,聚维酮碘溶液的有效碘含量是前者的10倍,所以后者多用于手术创口的消毒。
4.过氧化氢
又称双氧水。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分解而产生具有强氧化能力的氧原子,能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;其分解产物主要是水,不会产生任何毒害和刺激性物质,故不会造成第二次感染。脐部感染多为厌氧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,采用过氧化氢消毒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。
特别提醒:新生儿脐部千万不要涂龙胆紫或脐带粉。因为龙胆紫只能发挥表面干燥的作用,而粉剂撒在局部后能够与脐孔的分泌物粘连成痂,使内部分泌物排不出去,不利于宝宝的创面愈合,从而增加感染机会,以致感染加重。
人民路院区: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人民路东段26号
文昌路院区:河南省周口市文昌路与峨嵋山路交叉口
患者咨询:0394-96669 门诊热线:0394-8269105
急诊中心:0394-8269120
新生儿接诊电话:0394-8520878